婦科常見問答題:
會陰陰道炎
1. 陰道分泌物怎樣算才正常?
正常的陰道是偏酸性的,PH大約在3.8-4.5間。裡面有子宮頸,陰道來的分泌物,含有黏膜上皮細胞,及正常細菌菌落。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應該是無色無味的, 而且不會引起搔癢不適。隨著月經週期及食物、天氣、情緒、體質等各方面影響, 陰道分泌物的量有多有少,有時差異很大都算正常。
2. 上面提到的陰道正常菌落是什麼意思?
正常的陰道內並不是無菌的,而是有許多菌種,屬於平衡的狀態,因此有自淨的保護作用。其中最主要的是“ 乳酸桿菌“ ( Lactobacillus),它同時造成陰道是偏酸性的環境。另外鏈球菌、金黃球菌、雙球菌、大腸桿菌等也存在,也有少數致病的念珠菌,陰道噬血桿菌等,但在被壓抑的情況下不會有症狀。
3. 何謂陰道炎?有哪些症狀?
只要陰道黏膜發炎都算。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感染,更年期後的婦女有時會變成萎縮性陰道炎。陰道發炎會造成分泌物增加,顏色變黃變綠,還有臭味,陰道燒灼感,搔癢等。
4. 有哪些細菌會造成陰道炎?
念珠菌(黴菌)、陰道滴蟲、陰道噬血細菌最常見。
5. 念珠菌感染有什麼症狀?
陰道及外陰部有燒灼感、搔癢,有些人會頻尿或小便疼痛。白帶變多成乳白色塊狀,像豆腐渣或乳酪狀。
6. 陰道滴蟲感染有什麼症狀?
白帶變多呈黃綠色,濃稠有泡泡。外陰部非常搔癢。
7. 陰道分泌物有臭味是什麼原因?
有些細菌感染除了造成陰道分泌物增加外,還會造成難聞的臭味,最常見的“陰道噬血細菌”(Gardnella Vaginalis),會有典型的魚腥味。
8. 外陰部長一個東西會痛,醫生說是毛囊發炎,這是怎麼回事?
女性外陰部有豐富的毛囊、皮脂腺等分佈,在細菌感染時會造成毛囊炎,皮脂腺膿瘍等。最常見的原因是生活不正常,壓力大熬夜及高熱量油炸飲食等,造成抵抗力下降,金黃色葡萄球菌趁機感染,若沒有小心治療有時會形成大膿瘍甚至蜂窩性組織炎,所以應及早就醫。
9. 巴氏腺是什麼?
巴氏腺是位於陰道口的腺體,左右各一,有小小的管口通往外陰部,正常時約花生米大小。巴氏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液體提供陰道潤滑作用,特別在性交的時候分泌量增加很多。有時腺體分泌管口因為發炎異物等因素被堵住不通,就會形成黏液狀囊腫,這個囊腫會隨時間而增大,這時稱之為巴氏腺囊腫。若再加上細菌性感染就會形成膿包,這時稱之為巴氏腺膿瘍。
巴氏腺囊腫症狀不明顯,大概只會造 成外陰部一側腫脹感,行動不舒服而已,如果是膿瘍就會很糟糕,有時痛的非常厲害,甚至引起菌血症發燒,這時候就必須積極切開排膿來處置。巴氏腺囊腫或膿瘍可以用空針抽吸配合抗生素來消極治療,但要能夠確實去除病灶,就必須開刀處理,目前常用的手 術是“造袋術“,手術前有許多注意事項須聽醫師說清楚。
10. 外陰泡疹怎麼來的?
外陰泡疹主要是單純泡疹病毒(Herpes Simplex Virus, HSV)感染造成,HSV有兩型,HSV-1及HSV-2,通常HSV -2造成的症狀較嚴重。泡疹一般是經由性交傳染,但也有少部分經由其他不潔的接觸。感染後有些人可以完全沒有症狀,有些人不很嚴重,有些人可以嚴重到發燒。典型的症狀一開始在陰部出現叢集狀紅色丘疹,繼而轉變成清澈小水泡, 水泡剛破時是最痛的時候,疼痛的程度連走路都有困難,經過藥物治療大約一週可以緩解。初次感染泡疹經過治療緩解後,在某些免疫力下降的情況時,又有可能再發,例如懷孕、重感冒、月經期、工作疲勞時,不過再發時的症狀會減輕很多,有時只會長出一兩顆水泡而已。
11. 常見的性病有哪些?
淋病、梅毒、披衣菌、陰道泡疹、尖狀溼疣等。
1. 我怎麼會感染菜花?
菜花只有經過緊密接觸才會傳染。大部分是經由性交,少部分是接觸到不潔的器物,如三溫暖,溫泉設施,毛巾,公共廁所的馬桶...等。菜花的傳染性高,據統計一旦有人感染,性伴侶同時發病的機會有25-65%。
2. 菜花是什麼東西引起的?
人類乳突病毒(HPV,human papilloma virus)。目前已有超過100多種HPV基因型,其中30餘種會造成人類皮膚及黏膜感染,比較常見的如6,11,16,18,31,35.及39等。特別是6,11基因型會引起菜花的症狀。
3. 菜花的潛伏期多久?
長達1到8個月,平均約3個月。
4. 會發生在什麼部位?
黏膜及濕潤的皮膚上。常見的部位如子宮頸,陰道,大小陰唇,肛門周圍,有時大腿內側也會發生,近年因為口交的流行,偶而在口腔黏膜也會發現。
5. 菜花有什麼症狀?
大部份沒有症狀。
病人會自覺罹病部位發生微硬的突起腫塊,小的像米粒,最大可以像棒球一樣。
見下圖:
外觀正如其名有如“花菜“,上面有指尖狀突起。少部份人會感覺搔癢,有時較大病灶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,造成出血,疼痛等。
6. 菜花治得好嗎?
這是一個難纏的疾病。不論用什麼方法治療,即使病灶已經被清除乾淨,病毒仍有可能自行播種(antoinoculation)而東山再起。
因此罹患此病的人須特別注意幾點:
- 規律生活,飲食均衡,盡量提升自身免疫能力。
- 陰道有其他發炎造成分泌物增加,會使得病毒較活躍,有異常陰道分泌物應儘早就診。
- 感冒,月經來,懷孕都可能造成菜花再發,這段時間須特別注意。
- 有其他內科疾病,特別是糖尿病,會使菜花不斷復發,須注意控制病情。
- 暫時停止一切性交,如前所述,菜花是一個傳染力極高的性病,千萬不要害人害己。
7. 菜花要怎麼治療?
- 手術切除,電燒,冷凍,雷射:對於較大的病灶所使用的方法。
- 化學藥物:較小的病灶可以使用局部點藥的方法,使病灶潰爛去除。一般來說,對藥物反應良好的人大約1到2星期就可以完全檢查不到病灶。
罹患菜花的人,我們可以高度懷疑同時有其他人類乳突病毒感染,其中有一些亞型,如16,18亞型,會造成子宮頸上皮細胞癌變。因此一定要小心做抹片追蹤檢查,近年來又有專門針對高危險群做的“人類乳突病毒定量檢查“,可以經過一般抹片程序得知子宮頸黏膜有沒有人類乳突病毒感染,並且可以檢出是哪種亞型,並且加以定量,使得醫師對於治療策略更有依據。目前在本院已經有提供這項自費檢查。
不論用什麼治療方法,用肉眼完全看不到病灶並不表示已經治瘉,因為還有許多肉眼看不到,沒有症狀的區域還存在隱藏的感染,只要人體的抵抗力降低,潛藏的病毒又會起來作怪,因此大約還需要半年到一年的觀察期,如果都沒有再發,才可以算是治瘉。
1. 子宮異常出血是什麼意思?
月經過頻(週期小於21天),月經量過多,或不是月經期卻發現有陰道來的出血都稱為子宮異常出血,這些情況有時潛在不好的疾病,應該盡快就醫。
2. 子宮異常出血可能有哪些原因?
原因非常廣泛,可大致分成兩大類。(一)器質性病因
- 懷孕造成的
- 著床性出血
- 流產
- 子宮外孕
- 葡萄胎
- 子宮問題
- 子宮肌瘤
- 子宮瘜肉
- 子宮內膜異位
- 子宮內膜過度增生
- 子宮癌症
- 感染發炎
- 避孕器造成
- 卵巢長瘤或發生扭轉
- 子宮頸糜爛,發炎,子宮頸癌症
- 陰道受傷,陰道內有異物
- 血尿
- 大便出血
- 凝血功能不良
- 服用避孕藥或其他荷爾蒙藥物
- 甲狀腺或其他內分泌失調
只要能將器質性因素排除就歸類在此,事實上大部分子宮異常出血來就診的診斷就是“機能性子宮出血“,醫生會解釋為“荷爾蒙失調“,或是“子宮收縮不良“。
1. 有多少人會像我一樣月經來會痛?
據統計約30至75%婦女有這種困擾,其中大約10%嚴重到無法工作或就學,必須請假休息。
2. 為什麼會經痛?
經痛可以分為原發性經痛及繼發性經痛。
所謂原發性也可以稱為非病理性的,簡單的說就是體質因素,其中最主要的學說就是“前列腺素“。實驗檢查顯示,有原發性經痛困擾的婦女在月經期間,血液內及子宮內的前列腺素比沒有經痛的婦女高,而前列腺素的作用就是子宮收縮,收縮太厲害造成經痛。另外未婚婦女有的子宮頸較狹窄,月經來時經血不易排出造成經痛,因此有可能生過小孩經痛會改善。心理因素也是原因之一,心理建設不良,容易焦慮的婦女發生經痛的狀況較多。
3. 經痛有哪些症狀?
下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狀,大部分形容為絞痛,收縮痛。
還有
- 噁心嘔吐(90%)
- 疲累感(85%)
- 下背痛或腰痠(60%)
- 腹瀉(60%)
- 頭痛(45%)
4. 繼發性經痛有哪些原因?
子宮內膜異位,子宮肌瘤,子宮內膜瘜肉,手術後子宮沾黏等。
5. 月經來都會痛要注意什麼事情?
- 找醫生診治確定病因
- 睡眠充足,減輕壓力
- 月經來前須限制含咖啡因飲料,減少鹽分及水分攝取。
- 經痛時吃黑糖
- 下腹部用熱敷
- 做膝胸臥式運動
1. 何謂正常的月經週期?
這次月經週期的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經的第一天,期間的天數,從21天到45天都算正常。
2. 月經量多少才算正常? 應該來幾天?
個人間的差異很大,據統計應在25-50CC之間。但是真正的量很難自己計算,一般在門診時可以用一天用掉多少衛生棉來形容。總共2-7天是正常的。
3. 月經常常來是什麼問題?
首先要確定每次都是月經,如果量不一致,有可能其中有些是子宮不正常出血。若量一致,如前面所說,少於21天的週期是不正常的,我們稱之為月經過頻,大部分是荷爾蒙異常造成的。
4. 月經常常不來是什麼原因?
如前所述,月經週期經常超過45天是不正常的,大部分是荷爾蒙異常造成。從上次月經結束後三個月以上沒有月經來稱為繼發性無月經,主要原因有
- 懷孕
- 更年期
- 體重快速增加或減少
- 壓力大,生活不正常
- 其他內分泌失調(如泌乳激素,甲狀腺素)
- 運動員或從事激烈運動
- 藥物副作用
5. 我的女兒已經16歲還沒有來月經該怎麼辦?
如果已經16足歲還沒有月經稱為原發性無月經,這時醫生會幫你做一系列的檢查,可能的原因有
- 女性生殖器官先天性異常,如子宮發育不良
- 處女膜閉鎖
- 卵巢功能不良
- 腦下垂體功能不良
- 染色體異常
1. 何謂子宮肌瘤?
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的子宮腫瘤,包含平滑肌及結締組織的成份。依位置不同可以分為黏膜下,肌層內,及漿膜下肌瘤。臨床上症狀最早出現也最厲害的是黏膜下的肌瘤,肌層內次之,漿膜下最輕,但也因為如此,漿膜下的肌瘤容易被忽略,有時來就診時已經超過10公分,必須手術切除。
2. 子宮肌瘤的發生率有多少?
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骨盆腔腫瘤。年齡超過35歲以上的婦女大約20-25%有子宮肌瘤。
3. 我為什麼會長子宮肌瘤?
目前原因不明。子宮肌瘤可能來自胚胎細胞,也可能來自血管壁平滑肌細胞,在人生的某個時期受到女性荷爾蒙及其他不明原因的刺激長大出來。
4. 長子宮肌瘤會有什麼症狀?
- 小的漿膜下肌瘤可以完全沒有症狀
- 子宮出血,經血過多,嚴重時會貧血。
- 月經疼痛
- 周邊器官受到壓迫造成頻尿,便秘。
- 腹部悶痛或下墜感
5. 子宮肌瘤會轉成惡性的嗎?
子宮肌瘤是惡性的機會只有0.1-0.5%,因此不大的瘤且長大的速度慢的瘤只要定期追蹤就好。
6. 子宮肌瘤有藥物可以治療嗎?
有。但是治療只能消極的延緩肌瘤長大或僅能使肌瘤縮小一點,而且副作用很大,常用的藥物有黃體素,Danazol,GnRh analogue等。
7. 什麼情況下子宮肌瘤必須開刀?
- 肌瘤太大(超過9公分)
- 肌瘤短期內快速長大,有惡性可能
- 肌瘤發生“變性“(degeneration)引起疼痛
- 更年期後子宮肌瘤不縮小反而長大
- 出血,經痛,或其他症狀嚴重,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
8. 子宮肌瘤可能造成什麼後遺症?
- 不孕症
- 流產或早產
- 貧血
- 腸胃消化不良
1. 何謂子宮內膜異位?
子宮內膜異位就是子宮內膜腺體不在子宮內膜所在,散佈到身體其他地方稱之。
2. 為什麼會有子宮內膜異位?
原因不明。有幾種學說
- 有潛力分化成子宮內膜的胚胎細胞經過女性荷爾蒙刺激生長出來
- 子宮內膜細胞經過血管流經身體組織“種“在身體某處長出來
- 月經來時經血逆流至骨盆腔內造成異位
3. 子宮內膜異位的發生率有多少?
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,其真實比例很難知道,有許多患者只是被懷疑有子宮內膜異位,卻缺乏確定診斷。超音波大約只能診斷出四分之ㄧ病患,其他的有時候必須要開刀才能確定。有報告估計真實罹患率大概20-25%
4. 子宮內膜異位常發生在哪裡?
最常見的部位是卵巢(65%)通常兩側都有。卵巢因為有被膜包覆,子宮內膜異位生在卵巢時,每個月來的經血被包住不能排出,累積一段時日後就會形成一個含有咖啡黑色黏稠液體的囊包,我們稱之為“巧克力囊種“,這時往往已經有相當程度的骨盆腔沾黏現象。其次是發生在骨盆腔的腹膜壁上。比較特別的是發生在子宮肌肉層內,會形成所謂的“腺肌症“或是“腺肌瘤“。
5. 子宮內膜異位常發生什麼症狀?
跟子宮內膜異位發生的部位有很大的關係。有趣的是子宮內膜異位嚴重的程度與症狀輕重不成正比,換句話說,有的人經過超音波診斷卵巢有巧克力囊腫,他可能只有輕微的經痛或沒有症狀;有的人經腹腔鏡證實有輕度子宮內膜異位,但經痛嚴重或有不孕問題。子宮內膜異位常見症狀有
- 月經痛,性交疼痛,下腹痛
- 月經過多
- 骨盆腔沾黏引起腸胃症狀
- 不孕症
6. 子宮內膜異位要怎麼治療?
- 止痛劑
- 避孕藥
- 黃體素
- Danazol
- GnRh analogue
- 手術治療
包括手術切除病灶,電燒,雷射等,很遺憾手術治療雖然效果較好,但據統計3年後有13.5%,5年後有40.3%的機會再復發。因此持續追蹤並使用藥物治療是有必要的,這樣才可以延緩再發及加重的程度。最後如果再發的太快,只有將子宮與兩側卵巢切除才能夠徹底治療。
1. 為什麼懷孕初期有出血現象?
懷孕前三個月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有出血現象。大部分是所謂的“脅迫性流產“(threatened abortion),經過安胎治療或休息後恢復正常,其他常見的原因有
- 萎縮卵
- 胎死腹中
- 葡萄胎
- 子宮外孕
- 子宮頸發炎
2. 懷孕後發生流產的機會是多少?
據統計約有10-15%,但這是指臨床上已經驗孕證實懷孕的比例。事實上有許多的流產是發生在胚胎著床後,在還沒有能被檢驗出來的情形下就流掉了,這些流產往往被當作一次月經,如果加上這些超早期的流產,比率可能可以高到40-50%。
3. 懷孕初期有出血怎麼辦?
一定要盡快就醫。有經驗的醫師可能會幫妳做內診,並重複驗孕,如果都沒有問題,一定會做超音波檢查,以目前的超音波水準, 大約六週時就可以看見胎兒心跳,能看見胎兒心跳流產的機會就減少很多,統計約有2-5%,這時大概可以放心的多。
如果檢查結果正常,醫師通常會使用黃體素安胎,雖然許多醫師質疑使用黃體素的療效,但是有用總比沒用好,另外最好要休息並減少活動,最重要的是照醫師囑咐回診追蹤檢查。
4. 我怎麼知道這次懷孕的結果是流產?
一系列的超音波追蹤檢查可以確定診斷,有時候抽血檢驗BHCG濃度也有幫忙。懷孕沒有出血並不代表胎兒有持續發育,例如萎縮卵或過期流產可以持續懷孕到三個月,經過超音波檢查才發現流產。
5. 什麼情況下必須手術治療流產?
只要流產能確定診斷,而且流產不完全時都應該立即接受手術治療。
1. 子宮外孕是什麼意思?
受精卵或胚胎沒有在子宮內著床,就稱為子宮外孕。
2. 醫生說我已經懷孕,但是超音波還照不到胚囊,這是怎麼回事?
初期懷孕超音波還照不到胚囊,大部分是時間還早所以照不到,子宮外孕的發生率大約只有0.5%,但是近年來因為晚婚,抗生素治療骨盆腔發炎,及避孕器廣泛裝置等因素,子宮外孕機會似乎有增加的趨勢。
3. 子宮外孕在什麼地方?
- 輸卵管 95%
- 卵巢 0.5%
- 子宮角 0.1%
- 子宮頸 0.1%
- 腹腔 1.5%
4. 我剛剛因子宮外孕開刀出院,下次懷孕還會是子宮外孕嗎?
子宮外孕後再外孕的機會大約7-15%,比平常人高很多,所以下次懷孕必須小心檢查。
5. 子宮外孕有哪些症狀?
- 腹痛,骨盆腔痛 95%
- 陰道出血 60-80%
- 腸胃不適 80%
- 暈眩 58%
6. 子宮外孕後還會再懷孕嗎?
子宮外孕手術後如果另一側的輸卵管健全,有生過小孩的婦女再懷孕的機會可以到達8成,從未生過小孩的婦女只有四成。如果子宮外孕已經破裂造成腹腔內出血,機會還會更降低。
1. 常用的避孕方法有哪些?失敗率有多少?
- 保險套 5-8%
- 口服避孕藥 0.15-0.3%
- 子宮內避孕器 1.2-3.0%
- 皮下置入型避孕器 0.1%
- 殺精劑 12%
- 安全期 15-20%
- 輸卵管結紮 0.2%
2. 我用保險套避孕,為什麼還會懷孕?
有以下幾個可能:
- 沒有每次行房都用
- 沒有全程使用。
所謂全程使用就是陰莖進入陰道前就一定戴上,射精後立即抽出陰莖。 - 保險套材質不良。
購買時應該要選用經過認證合格的 - 使用方法錯誤。
戴上前務必將保險套前端空氣排空,有的保險套內含殺精劑,必須用到正確那面, 另外保險套要全部展開戴到陰莖根部。
3. 避孕藥為什麼可以避孕?
避孕藥大部份是兩種荷爾蒙混合成的,主要的作用有
- 抑制排卵
- 使子宮頸黏液變厚,黏滯,精蟲不易通過
- 使輸卵管運動減少
- 子宮內膜變薄,受精卵不易著床成長
4. 哪些人不能吃避孕藥?
- 有心血管疾病者
- 靜脈炎或曾發生靜脈血拴的病患
- 有乳癌或可能有的婦女
- 子宮異常出血沒有經醫師檢查過
- 懷孕
- 肝功能異常者
5. 吃避孕藥會致癌嗎?
沒有明顯證據,但是乳癌細胞容易被女性荷爾蒙刺激增殖,因此列為禁忌。
6. 停止服用避孕藥多久才可以再懷孕?
至少兩個週期。但是因為目前新型避孕藥劑量越做越低,是否停藥後仍會對胎兒的不良作用有許多人質疑。一般來說,停止服用避孕藥後的第一個月有45%的婦女有排卵,第二個月就有70%,因此最好使用其他暫時的方法避孕,比較好的選擇是保險套。
7. 長期吃避孕藥很麻煩,可不可以做完吃事後丸就好?
事後避孕的原理是採用高劑量的合成荷爾蒙,造成子宮內膜環境不良,從而阻止受精卵著床。因為使用了高劑量的荷爾蒙,所以有兩點必須考慮,第一是萬一失敗,胎兒有可能受影響發生畸形,因此必須流產。第二是高劑量的荷爾蒙會干擾正常的生理週期,用完藥可能會有點狀出血,下一次月經沒有正常來等現象。基於以上理由,事後避孕藥不應該當作常規的避孕方式。
8. 子宮內避孕器有沒有後遺症?
子宮內避孕器的原理主要是造成子宮內膜的異物反應,也就是輕微的發炎,加上銅離子的作用使受精卵不容易著床。因為子宮內膜有這樣的反應,所以裝置子宮內避孕器的婦女比較有機會發生骨盆腔炎,子宮異常出血等症狀,另外也比較有機會發生子宮外孕。
9. 結紮有沒有後遺症?
結紮手術只是將輸卵管封閉起來,阻止精子與卵子結合,除了手術本身偶爾發生沾黏的問題外不會有任何後遺症。
1. 乳癌危險嗎?
據衛生署的統計,民國83至88年間,女性癌症發生率前五名,依序為子宮頸癌、乳癌,結腸直腸癌,肺癌、及肝癌(表1 表2 )。其中仍以子宮頸癌排名第一,乳癌第二。但在死亡率方面,則乳癌高於子宮頸癌(見圖)。癌症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尤其是子宮頸癌,由於社會風氣開放,又有許多名人代言,現在大家已經普遍知道“六分鐘護一生“這個口號,但是“三點不漏“似乎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。近年接受子宮頸防癌抹片檢查的婦女人數逐年提高,加上大部分的子宮頸癌屬於鱗片上皮癌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,發展非常緩慢,有時在零期就可以停留數年之久,而零期的子宮頸癌症治癒率幾乎是百分之百,因此子宮頸癌症防治成效卓著,死亡率逐年下降(見圖)。
西方婦女以乳癌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,死亡率也高居首位,因此乳癌的防治已經成為西方婦女的基本認知,定期乳房X光攝影也幾乎成為習慣。 衛生署有鑒於此,特別規劃補助五十至六十九歲婦女進行二階段乳癌篩檢費用。根據統計台灣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逐年提高,有可能與西化的飲食習慣有關。
另外與歐美比較,國人罹患乳癌的年齡少8-10歲。在美國,三分之二的乳癌發生在停經後的婦女,台灣女性發生乳癌的高峰年齡卻在10-50歲之間。因此年輕婦女不要因為不好意思,不敢就醫,因此喪失寶貴的健康。
2. 哪些人容易得到乳癌?
- 曾罹患過乳癌的婦女。特別是單側乳房發生,另一側之後再發生的機會極高。
- 家族有人罹患過乳癌。特別是母親或姊妹。
- 行經期較長婦女,亦即初經年齡較早或停經年齡較遲者。
- 未曾生育過的婦女。
- 年紀較長(超過25歲)才生第一個小孩的婦女。
- 停經後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(超過4年)的婦女。
- 偏好高脂肪飲食的婦女。
3. 乳癌有哪些症狀?
- 乳房有硬塊,特徵是無痛性,且不可移動。
- 乳頭有變形,凹陷,或血性及其他分泌物。
- 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,或有凹陷,潰瘍情形。
- 乳房大小及乳頭高低位置突然改變。
- 乳房皮膚上有難以癒合的傷口,或非授乳期有突然的乳腺發炎。
4. 乳癌會發生在什麼位置?
如果將乳房分成4等分,乳房腫瘤好發的位置可以參考下圖。特別注意乳房以外上1/4罹患腫瘤的機會最高,在做乳房自我檢查時應特別注意,另外乳暈下方有5%機會,不過因為乳頭下的病灶不易檢查,應該特別注意乳頭分泌物情形。
5. 萬一不幸得到乳癌,存活機會有多少?
一旦發現乳癌,預後的好壞跟三個因素有關。第一是腫瘤大小,第二是腋下淋巴腺有無轉移,第三是女性荷爾蒙受體蛋白(estrogen receptor protein)存在與否。第一和第二因素彼此又有很大關連。
統計指出,小於1.5公分的乳癌發生淋巴腺轉移的機會有38%,若乳癌大於5.5公分則升高到70%,而且常常不只一個以上的淋巴腺轉移。下表表示腋下淋巴結轉移的多寡與存活率預後的關係。
侵犯腋下淋巴結數目 | 五年存活率(%) | 十年存活率(%) |
0個 | 82 | 76 |
1~3個 | 50 | 35 |
4個以上 | 21 | 11 |
總體來說,小於2公分的乳癌通常預後良好,5年存活率約有80%,如果能夠發現仍在乳管基底層內的小瘤(即原位癌),治瘉率幾乎可達百分之百。由此可知早期發現乳癌的重要性。
6. 如何早期發現乳癌?
- 乳房自我檢查是最普為所知的,優點是可以自行操作,但缺點是需要足夠的知識與訓練,否則難以發現較小病灶。因此近來有些外科醫師已經反對過分強調自我檢查,要求將其他檢查列為常規。
- 乳房X光攝影可以發現較小腫瘤,也可以發現多中心(multicentric)或以鈣化(microcalcification)表現的微小病灶,但缺點是更年期前婦女乳房較緻密,不容易看到腫瘤,而且檢查過程要上大醫院,麻煩又不舒服,還有照射X光屬於放射線,非必要不宜常做的問題。
- 乳房腫瘤穿刺是使用穿刺針抽取囊腫內容物做細胞學檢查,但基本上仍要發現有腫瘤且必須是囊腫才行。
- 乳房超音波篩檢:相對於西元1913年Solomon開始用乳房X光攝影來篩檢乳癌,超音波的歷史不過20餘年,至90年代才有許多臨床報告確定它的地位。
乳房超音波最大的優點是,對於更年期前的婦女,其篩檢率明顯提升,前面已經提到,更年期前的婦女乳房較緻密,用X光攝影比較難發現病灶。另外一個優點是超音波的操作簡易,於門診就可以進行,可以像子宮頸抹片一樣普遍推廣。但是必須強調的是乳房超音波篩檢對於小腫瘤的檢出效果不好,特別是乳管內疾病(intraductal disease)或鈣化點(microcalcification)這類癌前病灶等。因此乳房超音波與乳房X光是互補的,不要偏廢其中一種檢查。 - 核磁共振:準確性最良好的工具,可惜目前檢驗成本太過昂貴。
留言列表